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工作安排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1. 加强窗口队伍建设,提升大厅管理水平。一是制 《窗口前台工作人员轮岗管理办法》, 建立 窗口首席代表定期值守前台的长效服务机制。二是修订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建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台账,客观翔实反映窗口工作人员的实绩。1-11月,共受理办件3321238件,办结3310160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86%。

2. 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制度,推动政务服务“一门办”。一是清理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对照《四川省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2019年版)》,在认领省级事项413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本市事项239 项,为攀枝花规范公共服务管理奠定 基础。二是在2018年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事项100%进驻的基础上,将进驻事项范围重点向其他行权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延伸,按照“能进必进”的原则,将除因场地限制和涉密等事项外的依申请类事项100%进驻。截至目前,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计进驻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达1514项,各县(区)进驻事项达4706项

3. 深入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一窗办”。对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建设、不动产交易登记等需跨部门协同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全面整合简化,制定统一审批流程图,推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一次排队取号、一窗综合受理、一套申报材料、统一窗口出件”。对医保、社保、公安等部门事项,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设立若干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服务模式,实现各部门进驻事项在综合窗口之间“无差别”受理。对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9个年办件量较少或季节性办件的部门事项,统一设立综合服务窗口,通过相关部门向政务服务部门授权直办或委托代办的方式,实现“一窗分类办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市、县(区)两级“一窗分类办理”改造工作,全市共计5848项进驻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统一窗口出件”,占进驻事项的94%,办件量达305.6万件。

4. 加大事权下沉力度,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秉承“重心下移、事权下放、服务下沉、便民快捷”的服务理念, 逐项 划分下沉事项 切实做到权责分明。同时组织承接机构经办人员业务指导和培训,全面推行办件质量评查制度,确保承接机构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办得了。截至目前, 实现352项市级权限审批服务事项“全市通办”,1596项县(区)权 限审批服务事项“县(区)域通办”,1320项市、县(区)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在乡镇(街道)及以下便民服务机构“就近办”, 让企业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5. 全面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一次办”。一是拓宽容缺审批服务范围。向县(区)大力推广容缺审批服务工作经验, 打破“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审批模式,实行“容误后改”“容缺后补”, 实现全市2774项政务服务可容缺审批服务,全年累计提供容缺审批服务12000余件次。二是全面推行邮递快达服务。在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部设立“最多跑一次”邮政服务窗口,全面开通办理结果邮递快达服务,最大限度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全年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邮递快达服务2万余件次。三是推出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在 各级 政务服务大厅 设立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自助服务终端 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全年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自助政务服务6000余件次。四是大力精简纸质材料申报。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截至目前,全市共计7650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占事项总数的93.76 %,其中315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见面”办 理,2776项实现“零材料申报”。

6. 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一网办”。一是根据省上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攀枝花旗舰店(3.0版)上线运行工作,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事项外,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共计7847项(子项)政务服务事项具备网上办理功能,占事项总数的96.18%。二是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从企业群众办事视角,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172项套餐式、主题式、场景式服务,将一批高频跨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全面整合简化,推行“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个窗口接件、一个系统办结”的审批服务模式。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少62.05%,一批高频跨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环节平均减少30%以上。

7.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幅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国家、省、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统一部署,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五大类,并将每一类项目细化分解为四个审批阶段,编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下放事项清单,分类 分阶段编制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流程、办事指南、申请表单、运行规则等,定制开发集“网上申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推行各审批阶段全流程“一个窗口接件、一套申报材料、一个系统审批、一套机制运行”的审批服务模式,将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总时限由原300余个工作日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

8.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强化政务服务监督评价。印发《365体育博彩:落实四川省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方案的通知》,搭建政务服务满意度“即办即评”评价系统,实时接受办事群众和企业满意度评价。今年以来,共接受群众和企业满意度评价29463人次,满意率达99.86%。推行窗口工作人员佩戴工作证上岗制度和服务信息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通现场投诉、电话投诉、书面投诉、热线投诉、网上投诉等多种利益诉求渠道,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举报,群众咨询和投诉受理率、回复率均达100%。建立政务服务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满意度评价。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实行投诉举报快速处理首问责任制,切实保护投诉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全年共受理各类投诉建议176件次,按时办 结176件次,按时办结率100%。

9. 创新开展政府网站为民服务能力集中点评活动。围绕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政府网站重点、热点栏目,设置五大类20余个测评指标,组织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到政务大厅讲解本单位网站功能、自助服务开展情况等,展示各单位“网络理政”能力,邀请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和办事企业群众代表及第三方群体代表等,采用现场体验、部门推介、测评打分等相结合的方式,分批次集中对市级各部门网站为民服务能力进行集中点评,“感同身受”地指出各部门网站为民服务栏目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限期整改落实,“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政府网站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信息化水平,力促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2019年11月底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交易项目共708个,其中:建设工程项目受理321个,成交281个,预算价21.67亿元,中标价19.60亿元,节约资金2.07亿元,节约率9.56%,完成额较上年增长7.96亿元;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受理320个,成交272个,预算金额0.61亿元,中标金额0.54亿元,节约资金0.07亿元,节约率10.33% 土地矿产交易项目受理18个,成交17个,起拍价12.90亿元,成交价13.15亿元,增收0.25亿元;国有资产交易项目受理49个,成交49个,起拍0.96亿元,成交价0.96亿 元。

1.不断完善 公共资源交易 制度体系。一是促进 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有序。完善《攀枝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各方诚信管理办法》,修订进场交易各方现场规则,从加强诚信系统建设、建立失信档案、失信记录应用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场各方交易行为、约束进场各方行为、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平竞争。认真执行开标现场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现场发现的违规行为,立即予以纠正,对拒不纠正的,记录在案,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处理。 二是 规范全市政府采购网上竞价。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府采购网上竞价的通知》工作规则,将市级网上竞价端口开放给各县(区),搭建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网上竞价系统,提升全市政府采购网上竞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截至11月底,市本级203 个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采用 网上竞价模式,占集中采购总量的63% ,大大降低采购人成本,提高 采购效率。 三是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本着充分发挥统一交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原则,对依法必须招标的企业投资工程项目进场交易从“要申请”到“主动开放”交易场地,取消企业投资工程项目进场交易前的审批环节和书面申请,取消招标信息加盖行政监督部门备案章布招标信息的前置条件,两个“取消”实现服务角色的转变。

2. 深化 公共资源交易 平台整合共享。 一是 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全面实现 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的互联互通、数据同享;搭建政务外网,监控系统与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成功实现对接,省政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能够实时调取、查看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专家抽取室、监督室、开标室、评标室以及开评标区的公共走廊部分的音频、视频;及时上传交易数据,保障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 二是 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全面面向社会开放场地,建立非强制进场项目进场交易通道,允许政府采购项目社会代理机构进入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共享资源。截至11月底,社会代理机构进场项目21个,涉及金额0.62亿元。

3. 实现 公共资源交易 全流程电子化。 一是 促进电子化交易提档升级。我市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国有资产交易项目从2019年6月1日起全面 实现 从发布招投标信息、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网上缴退保证金 、电子编辑投标文件、电子开标、电子辅助评标的全流程电子化,减少 招投标文件编制的失误率,变“群众跑”为“网上跑”, 促进 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截至11月底 完成电子化项目40个,涉及金额9.63亿元。 二是 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我市建设工程类项目异地远程标工作从2018年底开始正式启动,2019年步入新阶段和常态化, 与宜宾、遂宁等地就电子化平台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和信息共享达成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与共建方积极探索跨市州的远程异地评标监督工作。截至11月底 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6个,涉及金额1.75亿元,其中以我市为主场的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就达到12个,涉及金额1.35亿元,有力降低我市招标人、监督机构的异地开评标的工作成本,实现多地专家共同评审。 三是 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建设达到国家要求安全等级,同时获得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颁发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最高级别“三星”认证证书,保障了信息安全,更加安全、优质、高效地为广大的招投标参与主体提供服务。实现全省CA证书和电子签证兼容互认,降低了投标人的成本,确保了网络信息安全。

4. 强化 公共资源交易 综合监督。 一是 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体系。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体系,根据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前工作实际情况,将分散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信用管理评价体系整合为全市统一的体系。 二是 强化技术防范手段。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的现场监督手段,采用脸谱识别、建立呼叫系统和全方位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招投标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对监督人、代理机构、业主等进场交易主体分类按照红黄蓝分类发放马甲, 要求统一着装进场,提高辨识度,更好的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 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廉洁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现场服务管理、信息发布等制度,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切实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的源头治理,梳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四是 精心构建服务标准化体系。以创建全省“示范交易中心”为契机,围绕创建活动总要求、目标任务,认真查找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目前在优化服务、场地建设、流程化设置、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各交易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 围绕突出“三个服从”,扎实推进新址建设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固化工作台账,围绕突出“三个服从”,扎实推进新址建设工作:一是服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对接市大数据中心,突出新址建设政务服务大数据配套服务功能,努力达到依托全市最大对外综合服务平台展示我市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民生成果的目标;二是服从“放管服”改革工作,依托政务信息化,为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供支撑;三是服从办事群众诉求,解 决办事过程中的堵点痛点,优化为民服务。截至目前,我局已完成新址办公用品、家具、进驻部门需求统计,功能布局设置以及信息化建设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大数据中心、基建弱电设计的对接,可研报告、设计报告的评审等工作,并根据新址搬迁所需办公家具、广告宣传和信息化建设相关资金需求,向政府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市领导对新址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关资金情况已做批示。按照市领导批示,已通过由市经信局再次组织专家对新址信息化系统建设设计报告的最终技术评审。认真做好新址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上市财经委员会会议审议的相关准备工作,及时对接相关部门,修改完善上会文件资料。根据新址现场施工进度,针对各进驻部门新址搬迁二次装修相关问题,及时组织召开沟通协调会议,再次组织21个单位5个批次93人集中开展现场实地勘察,明确进驻区域划分以及二次装修需求。就新址银行窗口装修相关问题协调拟进驻新址的5家银行及中建三局进行沟通,以确保新址银行窗口顺利进驻开展相关业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通过近年来 ,在 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市政务服务环境虽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企业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主动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方式单一,实体政务服务大厅 功能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公共服务事项进驻率还不高等。

(二)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还不完善。 由省政府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虽已全面上线运行,但与之配套的政务云、大数据、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库、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等支撑系统尚未建成,无法通过平台直接对申请人提交的各类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甄别,导致很多政务服务事项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仅具备网上查询功能,无法通过平台直接受理或办理,可网上直接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较低。

(三)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还未完全实现“应进必进”。 按照国务院和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和“应进必进”的要求,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绝大部分进入了平台交易。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产权交易、医疗器械采购、公车拍卖、司法罚没收入处置等尚未纳入市级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19年国家和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尚为公布,待国家和省级目录公布后,我市将根据上级目录编制本级目录,将未纳入市级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项目全部纳入,推进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进必进”工作成效。

三、2020年工作安排

(一) 继续加强“放管服”工作。

1. 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对标专项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365体育博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开展政务服务对标专项行动,坚持以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规范和精简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推进一批高频跨事项办理环节减少30%以上,各县(区)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减少60%以上,力争实现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办理”,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在2019年基础上继续推出50项高频事项套餐式、情景式、主题式服务,努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2. 优化大厅布局,健全服务功能。结合新址搬迁,全面优化市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布局,丰富完善各类便民服务设施设备,拓宽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事项范围,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推进市、县(区)实体政务大厅分类综合窗口改造,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

3. 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按照“应上尽上”的要求,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和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大网上办件平台的宣传和引导,大幅提高网上办件平台使用率。

(二) 继续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1. 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智慧化水平。优化招投标电子交易系统,进一步提升各类型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功能,增加全流程电子化项目数量和跨区域合作的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数量。实现音视频监控自动刻录,减少人工环节,提高业务处理智能化。

2. 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打破部门信息分割,将公共资源交易机构、财政、住建、交通、水利等各行业部门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信用评价、行政处罚决定、违法违规行为(不良行为)记录等通过互联推送进行整合,积极推进信用管理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和监管中的应用。

3. 深化交易服务标准化建设,拓展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构建以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办事指南、岗位作业和管理制度等为一体的服务标准化体系,梳理更新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固化服务标准、完善服务配套制度,增强标准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4. 做实风险体系建设,实现交易廉政风险精准防控。聚焦风险防控,构筑“人防、物防和技防”三防体系。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和“行政监督+纪检监督+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现场监督体系为保障,做实“人防”。以全方位多角度音视频适时监控和评审物理隔离为基础,做实“物防”。以全流程电子化为重要手段,做优“技防”。

(三 )继续扎实推进新址搬迁建设工作

下一步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新址搬迁的工作要求,倒排工期,按时间节点完成市财经委会议审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办公用品及家具的采购、信息化系统施工建设招投标和运行调试、协调新址进驻单位进行二次装修等工作,依法依规全力推进新址建设工作,确保顺利搬迁新址。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王瑶